石烹肚包羊肉:傳自遠古的溫暖味道社會
新華網呼和浩特12月14日電(李倩)又到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(jié),民間有“冬季進補”的說法,羊肉,就成了北方人御寒養(yǎng)生首選。
等待烹飪的食材
在內蒙古,一塊普通的羊肉,有無限可能性被制作成花樣翻新的美食,蒸、燉、烤、包、涮……但有一種羊肉的制作方法流傳很久,幾塊石頭、一副羊肚、幾塊羊肉,就能烹出羊肉最原始的鮮香。
屋外冰天雪地,哈氣成霧。屋內廚師緊張有序地忙碌。石頭當火,羊肚作鍋,將腌制好的羊肉裝到羊肚里,再放入洋蔥、青椒等配菜。接著,將燒烤到300多攝氏度的石頭瞬間放到羊肚里面,系緊,雙手扮演勺鏟的角色,揉抓數(shù)分鐘。剩下的時間,則是聆聽著悠揚的馬頭琴聲等待,等待石烹肚包羊肉的奇跡發(fā)生。在打開羊肚口袋的剎那,濃郁的烤羊肉香氣,就像蒙古長調一樣,在綠毯一樣的草原上回旋。
這道從制作到上桌,全程呈現(xiàn)在食客面前的石烹肚包羊肉美食,滿足了食客的視覺好奇與味蕾盛宴。
這道肚包羊肉菜的制作原理古樸、原始,是通過石頭的高溫,加熱使配菜里的水份產生大量水蒸氣,密封的羊肚內部如同高壓鍋,進而將肚內的食材烹熟。
這種石烹肚包羊肉的方法,最大限度地滿足了遠古時期游牧民族炊具不備時的飲食之需,流傳至今,演繹著跨越時空的美味傳承。
燒紅的石頭無語,卻串聯(lián)著遠古和今生。千百年來,羊肚、羊肉、洋蔥,這些普通的食材,源源不斷地將美味傳遞給人們,將溫暖留在人間。
1.內蒙古社區(qū)報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內蒙古社區(qū)報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內蒙古社區(qū)報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內蒙古社區(qū)報或將追究責任;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(qū)報編輯修改或補充。